- 负债11万亿中国史上最大破产案迎来结局!
时间: 2025-11-06 10:13:06 | 作者: 安博app官方网站入口
据财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2025年9月10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了陈峰和孙明宇的上诉请求,维持海口中院一审判决。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25年7月18日上午,海口中院对陈峰等人案件进行一审宣判。法院判决:
陈峰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16亿元;犯骗取贷款罪,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犯职务侵占罪,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4000万元。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21亿元,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4000万元。
海航原监事会主席孙明宇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00万元。
曾担任过海航董事长的包启发犯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50万元。
现年72岁的陈峰祖籍山西临汾霍州,1953年6月生于太原,取名“陈太生”,即“在太原出生”之意,后更名为陈峰。陈峰在2岁时,随父母到北京生活。
1974年,21岁的陈峰到当时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援外司工作,1982年获得公费出国留学机会,到原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管理专业学习。
1984年毕业回国,在民航总局统计处、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计划处等单位工作。1988年,陈峰参与组建了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1989年,陈峰任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主持组建海南省航空公司。
同样在2022年3月,海航原监事会主席孙明宇,以及也曾担任过海航董事长的包启发也被警方刑拘。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陈峰犯有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骗取贷款罪、职务侵占罪;孙明宇以及包启发,则被指控犯有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陈峰曾经让只有1000万元启动费,连一只飞机翅膀都买不起的航空公司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并跻身世界500强。而长达十多年的“空手套白狼”。盲目并购的操作,也让海航集团最终负债1.1万亿,涉及的不一样债权人达到43万家,321家公司合并重整的规模也让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例。
2018年始,海航陷入流动性困境,随之而来的是经营困境,实在撑不下去后主动请求当地政府介入。不过在一年处理3000多亿资产后,海航仍有7000多亿债务,并誉为“亚洲债务最多企业”。海航不仅是航空业的龙头老大,在整个非公有制企业界都是呼风唤雨,其还在2019年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里,以6000多亿元的营收仅次于华为,位列第二。
海航的创立增长,与海南省的发展同频共振。1988年海南特区成立,“要想富先修路”。海南要发展,80公里琼州海峡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因此航空业的发展迫在眉睫。时任海南省省长刘剑锋找到了陈峰。当时,陈锋已从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毕业,先到空管局工作,后又跳到了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懂航空又懂金融,看起来是最适合的人选。
要知道,当年海南财政收入不足7亿,还不如广东一个发达市,怎么掏得起3亿买飞机?1千万还不够买一个飞机翅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峰硬着头皮上阵,1990年中国诞生了一家没有飞机的航空公司,由于没钱,只能在一处偏僻地方租用三层楼房中的一层。楼房散发一股霉味,对面是猪圈。
他拿着政府给的经营许可证,去找银行游说,从银行拿了4亿贷款;还找了许多社会人士,通过“民间众筹”筹集到了2.5亿融资,终于拿下了海南省的第一架飞机。拿着这一架飞机,陈峰凭此抵押贷款,又购买了第二架、第三架……同一架飞机就这样被循环抵押、来回薅羊毛,逐步扩大生产,一穷二白的海航居然已发展的有模有样。后来陈峰又找到了美国华尔街巨鳄索罗斯,大概是“空手套白狼”的同道中人,索罗斯对此也深以为然,当即就给了海航2500万美元。
从零到一很难,但从一到N就很容易。在索罗斯风向标作用下,海航一路高歌猛进,相继并购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和山西航空,又买下了三亚凤凰机场、三峡机场、满洲里西郊机场……
曾经一个机翅膀都买不起的海航,正式位列中国航空“四大”到2012年为止,上演了“创业20年资产增长3.6万倍”的神话。
如果说一开始,海航的“空手套白狼”是迫于生计,那么后来就纯粹是欲望驱动。尝到资本甜头的海航,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陈峰提出“一主两翼”战略:做大航空运输主业的同时,全力发展与主业相关的酒店、旅游和金融业务。自此之后,海航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在“一主”层面,陈先后收购香港航空、香港快运等企业;在“两翼”方面,海航先成立了大新华物流公司,入资、并购十几家上下游企业,后又打造连锁商超王国,将上海家得利超市、天津国际商场、湖南家润多、宝乐商业和南通超越超市等一一收入囊中,并于2007年正式创立海航资本,同年还将房地产列为公司发展的重头戏。
关于海航集团的膨胀速度,有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海航集团旗下公司不到200家;2011年初,集团旗下公司接近600家。2年时间,公司数量就扩大了3倍!但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在爆发流动性危机的2017年,海航的疯狂程度再上台阶。
当年,海航以22.1亿美元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大楼;持续增持德意志银行股份,在5月份持股比例升至9.92%,成为德银最大股东;以20亿美元收购香港惠理集团;以7.75亿美元收购嘉能可石油存储和物流业务51%的股权;以13.99亿新加坡元(68.7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物流公司CWT。2016和2017两年间,海航集团净投资就高达560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全长1300公里的京沪高铁总成本不过也只是2200亿元多一点,海航相当于2年时间修了2.6条京沪高铁!
从总资产的角度来看,海航的膨胀速度更为惊人,根据Wind数据,2016年年中,海航集团的总资产为5428亿元,到了2017年底,其总资产规模飙升至12319亿元。
惠普公司的第四任CEOLewisPlatt在总结美国300个倒闭的企业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一些企业都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隔行如隔山,行业间核心能力迥异,一家公司怎会是同时搞定这么大的摊子?
更何况,在公司跑马奔腾的同时,负债也持续累积。据新闻媒体报道,2015年到2017年,海航集团每年都在新增大量负债,三年时间累计新增带息债务约3668亿元。到了2018年,海航的负债率达到70.55%,总负债规模为7500亿元。
2019年陈峰终于醒悟,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觉得自身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时,祸就埋下了。”只可惜,他明白的还是太晚了。
马克思早在180多年前就已说过:“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表面上,海航在进行跑马圈地、蒙眼狂奔的多元化扩张,但这背后更危险的,则是激进运作、野蛮掠夺的资本操作。
多年前,王健林曾讲过一句话,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就是“空手道”,但这个空手道可不是骗子,是有了品牌,有了能力,别人找上门来,你一分钱不出凭品牌就能挣钱。显然,海航是把老王的“空手道”演绎到了极致,实现了神乎其神的从0到1、从1到N。凭着陈峰舌灿莲花的能力,当年一架飞机都没有,就能说服银行给它4个亿;更不用说现在已经积累起了如此庞大的规模,政府支持、优惠贷款........钱不要来的太容易。
除此之外,海航还进一步发挥了“民间众筹”的威力,玩起了P2P——创立了金牛座、聚宝匯、前海航交所三家海航集团全资平台,参与了立马理财、惠人贷、铜板街、金桔财富、牛牛Bank、凤凰金融、金融界、微金所等等,多管齐下、全面捞钱。“发布标的超过限额”“自融”“不具备资质向公众募集资金”等乱象迭起。
据业内人士透露,海航看中的几十亿美元投资的项目,尽调的时间都不超过一个月。例如,在2015年3个月里,海航接连在欧洲完成了5笔重磅交易,而金额高达百亿人民币的收购项目,最长的尽调期居然只有25天,这一段时间,连把所有账目清理一遍都够呛,更别说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管理层意见了!就这种资管方式,你不暴雷,谁暴雷?
2020年,海航集团对旗下321家企业申请破产重整,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破产重整案例,而在工作组对海航集团摸底的过程中,各种乱象更是触目惊心。银行,债券持有人,供应商,员工,等等,光股东和债权人就有43万之多。
在联合工作组进驻前,没有一点人清楚庞大且错综复杂的海航系真正的资产和负债底数。联合工作组自2020年2月29日进驻后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摸底,花费数月时间对海航集团及旗下2000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关联往来等逐一核查,理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联合工作组副组长任清华发给顾刚全新的完整版的几家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的股权关系树状图,每一张都近三米。她说:“组长,看清明上河图。”
海航内部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是海航历史上第一次摸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摸底的结果是:严重资不抵债。“资产和负债的差距巨大,已经不是通过卖资产能解决的问题。”据工作组有关人员透露。
海航基础、海航控股以及供销大集3家上市公司资金均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报告的公告》,其中详细披露了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等情况。
仅海航控股就被占用资金375亿元,其中,被关联方拆借资金96亿元,借款被关联方实际使用138.7亿元,为关联方做担保形成的资金划扣86.7亿元,关联方代收款项50.8亿元,帮大股东兑付员工理财8.2亿元;供销大集子公司购买的打理财产的产品的最终资金137亿元被控制股权的人或其关联方借用,子公司为控制股权的人或其关联方做担保导致资金被划扣53亿元;海航基础被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有55.7亿元。
一直以来,在海航集团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分层,同时高度集权化。一位海航内部人士分析,高度集权化管理导致了资产流向的不透明,每家公司虽是独立实体,但在管理上根本没办法保持独立,“一个人的调令就能随便调动旗下所有公司的资金,没有一点防火墙。”这最后导致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巨额占用。
顾刚在内部信中说:“每周开例会的时候,想起这一周工作的艰辛,想起过去那种野蛮生长挖下的要处理的一个个大坑,想起我们很多过去决策的粗糙,想起要研究一个个被别人利用商业条款灭失掉的资产,我就会充满愤怒和不满,这么好的一个集团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和惋惜。
自海航集团进入破产程序以来,共接收2万亿债权申报,最终确认债权1.1万亿。海航重整后将拆分为四个板块独立运营,各自回归主业健康发展。如顺利完成破产重整,海航将重整拆分为四个完全独立运营的板块——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1家企业合并重整案的重整计划案,在海航系的4个重整案中,该合并重整案涉及的企业主体最多、涉及的债权最多、重整计划安排也是最复杂的,主要是通过信托计划实现资产管理与债务清偿。
上述321家公司涉及航空运输、机场运营、船舶制造、金融服务、酒店商业以及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企业管理等业务。其中航空运输企业60家、机场运营企业45家、船舶制造企业8家、金融服务企业44家、酒店商业企业48家、其他类企业116家。截至2021年2月10日,321家公司经合并抵销后资产总值为2532亿元,负债总金额为10390亿元,净资产为-7858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1家公司的重整计划最有特色的地方是设立信托抵偿债务,这也当得上是该重整计划最体现专业能力的地方。
具体操作为,由前文所提到的发起人作为委托人,成立信托计划,将持有的总持股平台的股权以及对各业务板块的应收款债权注入信托计划,作为信托财产。信托成立后,信托计划通过总持股平台实现对所有信托底层资产的实控及管理,也就是说,将321家公司的全部资产纳入了信托计划。
除小部分现金清偿及留债清偿外,原则上321家公司的全部债务归集到发起人处,并以发起人设立的信托计划份额受偿,有财产担保债权人取得优先份额、普通债权人取得普通份额。债权人成为信托受益人后,享有321家公司整体财产利益,可以分享重整后相关企业的运营及处置收益。
航空主业板块及机场板块资产在引入战投方将不再属于信托计划可控制的底层资产,这两个板块的有财产担保债权人无法对应享有信托优先份额,根据与战投方的协商结果,该部分债权调整为根据担保物市场评价估计价格留债清偿。
如何管理信托计划,成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1家公司重整计划里的关键内容之一。
信托收益来源于信托计划持有的股权资产的分红、处置收益以及应收账款的变现、处置,最终来源于重整完成后底层资产的营收、资产处置收入和未来战投方的投入以及持有的引战平台公司股权的未来分红。信托计划存续期间,受益人(即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1家公司参与信托份额分配的债权人)获得分配后,其所持对应的信托份额将予以注销。若全体受益人均足额分配,信托收益后续将用于清偿劣后债权。若信托收益在劣后债权清偿完还有剩余,那么,全部信托受益人将按照信托计划成立时初始持有的信托份额比例分享剩余的信托收益。
根据海航的重整方案,除了*ST海航,*ST基础和*ST大集三家单独重整的上市公司,海航集团剩余的321家公司资产,都被纳入了信托计划,信托也是后续还债的重要载体。
2023年,随着民航业的整体恢复,新海航率先翻身,实现近五年来首次经营性盈利,也是国内四大航空集团中唯一一家扭亏为盈的航司。据新海航披露,2024年一季度,海航航空集团及旗下各单位总体营收逾352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提升32%,再次实现经营性盈利,纯利润是6.87亿元。
海航控股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98.46%,这一数字较四年前下降了15.06个百分点。
据知情人士分析,新海航经营业绩的起色,除了民航业复苏的大背景外,其经营策略调整也是原因之一。
以往,海航集团的路子是“重规模、铺摊子、各自为战”,新海航更聚焦,注重航空主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据记者梳理,2023年年中,新海航推进重大转型,旗下所有差异化服务航司整体向全服务转型;近年来,新海航也加强了成本管控,两年半时间的降本创效金额为137亿元。
根据海航破产重整及引战投资安排,重整后应将主业和非主业企业持有同一项资产的产权进行整合,实现产权归一。其中,海航大厦由新海航和海南国资共同持有,其产权归一问题成了海航重整遗留问题。
曾经,“海航将失去海航大厦”的话题曾引发市场关注。在经过多方协商磨合之后,今年4月,海航控股与海南机场就海口海航大厦归属问题达成协议,未来海航大厦将作为新海航办公及保障航空生产运营相关企业的经营场所,进而降低管理成本。
13套危大工程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典型案例(三维彩图),内容包含贝雷梁高支模、钢结构、大跨度高悬空结构支模平台、铝合金模板支撑、现浇箱梁、塔机安拆、连廊吊顶幕墙吊装、液压爬模、钢网架、桥梁顶升、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悬挑脚手架、索塔等专项施工,对消除建筑施工重大事故隐患,防范工程建设重大安全风险具有关键性作用,供学习借鉴。
...- 上一篇: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20052006)
- 下一篇:浙江金裁服饰江西出产基地顺畅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