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笸箩铺村的西北角,曾是一片堆满碎石、荒草没膝的搁置地块。现在再去看,这儿已是一排排规整的标准化库房,卡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现象。这个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园,不但让村团体经济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成了联合乡民与开展盈利的“连心桥”,把一个小村庄靠工业复兴蝶变的故事,讲得实实在在。
2016年的笸箩铺村,团体经济的“账本”上写满了 “窘迫”,开展趋势也含糊。村党支部班子心里急,揣摩着“咋能让土地生出金疙瘩”, 揣着这个想法,他们扛起铁锹、揣上笔记本,敞开了一场走遍田间地头的调研。
在乡民炕头,他们记下“增收盼门道”的诉求,乡镇农业农村办的干部也来帮助剖析:村子挨着国道,交通便利,这是个大优势。
“那片碎石场荒了快十年,下雨天一脚泥,占着好地方惋惜了!”乡民李大爷的一句话,让我们心里明亮了。经过乡民代表会议三轮评论、两次公示,“盘活荒坡坡搞仓储物流”的计划全票经过。这个决议既避开了村里没特征农产品的短板,又踩准了周边乡镇电商兴起、物流仓储“一库难求” 的“鼓点”,开展的路子一下明晰了。
2017年开春,伴跟着挖掘机的轰鸣声,项目开工了。从和谐乡民流通土地,到跑部分办批阅,再到四处筹集启动资金,村党支部书记带着班子成员往前冲:白日盯施工,晚上在村委会掰着指头算本钱,硬是把一个个“硬骨头”啃了下来。
跟着累计500多万元资金像涓涓细流汇入这片土地,荒坡逐渐“舒展筋骨”:15间库房规整排开,每间都装了防火卷帘门、通风设备和监控;园区路面全硬化,大卡车能直接开到库房门口;围墙、排水、变电室样样完全,7500平方米的仓储空间,足以接住周边中小企业物流周转的“大订单”。
库房建起来,咋让它生钱?村两委成员摸着石头过河,在招商的路上踏出了一串串扎实的足迹。
刚开始,两委班子分红两组跑:一组去周边县城的电商工业园,跟快递物流公司算“交通账”;一组找本地的农资经销商、食物加工厂算“服务账”。靠着“租金优惠+交心服务”的诚心,头一年就有3家企业“落户”,完成了“开门红”。
跟着园区配套越来越全,来的企业也多了。现在,这儿有出产农业毛管的厂子,开春时产品连绵不断发往各乡镇;也有存化肥、种子的农资企业,周边万亩农田的“吃饭家伙”都在这儿储藏。2024年,15间库房悉数租出,经营性收入打破90万元,比2020年翻了近两番,村团体的“家底”一年比一年扎实。
仓储物流园带来的收益,都实实在在落进了472名乡民的日子里。从2017年起,村委会就许诺:用团体经济收入,给全村人代缴乡镇和村庄居民医疗保险。
每年缴费期前,村干部挨家挨户核对信息,生怕漏掉一户一人。乡民王大姐记住,2023年她住院花了3万多,医保报销后自己只掏了8000元。“要是没村里代缴医保,我真舍不得住院。现在每年不必自己掏钱,治病心里结壮!”
到2024年,村里累计为乡民代缴医保90多万元,均匀下来,每户家庭年均减轻负担近400元。
除了代缴医保,村里还用团体收入修了3条田间路,安了50盏太阳能路灯,建了乡民活动中心,每年新年给80岁以上白叟发慰问品……
从荒地上建起来的仓储物流园,让笸箩铺村的团体账户从“羞涩”变“充盈”,也让乡民腰杆更直、笑脸更甜。在这儿,团体经济壮实了,乡民日子美了,一幅“团体强、乡民富、村庄美”的图景,正顺着库房间的水泥路,渐渐铺向远方。(王媛)
...